人员定位系统

以“安全智控”为核心的火电厂人员定位解决方

一、引言:火电厂安全管理的迫切需求

火电厂作为重型工业的代表,不仅承担着电力输送的关键职责,更在日常运行中面临高温、高压、高危设备等诸多安全隐患。传统依赖人工巡检与视频监控的方式,已难以满足现代火电厂对“可视化、安全化、智能化”管理的要求。尤其在紧急情况下,如何第一时间掌握现场人员的实时位置与生命体征,成为提升应急响应效率的关键。

因此,基于北斗+5G+RTK+蓝牙等多重技术融合的“火电厂人员定位系统”,应运而生。


二、系统构成:智能硬件+平台协同的立体防线

  1. 人员定位终端
    每位入厂工作人员佩戴高性能智能定位卡,支持北斗三号+双频RTK定位,精度高达1米,在开放或半开放场所实现精准定位。设备内置SIM卡支持5G NR主流频段(N1/N3/N5/N8/N28/N41/N78/N79),保障高带宽通信稳定性。

  2. 健康监测模块
    内置心率、体温、血氧传感器,全天候采集员工生命体征,异常实时上报后台,为特种作业人员保驾护航。

  3. 交互功能设计
    配备两个功能按键,用于日常巡检签到、紧急事件一键报警。设备支持手动查看电量,避免断电风险。

  4. 充电与耐候设计
    采用磁吸式充电口,结合IP65防护等级设计,适应-40℃至85℃严苛温度环境与高湿度(0~95%,无冷凝)工况,真正实现工业级长效使用。

  5. 平台端功能
    后台系统实现人员实时位置可视化、历史轨迹查询、电子围栏布控、考勤管理、告警推送等多元功能,形成事前预警、事中控制、事后追溯的闭环管理流程。


三、典型功能详解

1. 电子围栏与区域管控

可对高危区域(如锅炉房、主变压器区)设置虚拟围栏,非授权人员进入即触发报警;结合蓝牙信标定位(选配)可在室内实现10-30cm级微米级定位,增强管理精度。

2. 静止/跌倒报警


当设备长时间静止或检测到异常姿态变化(如摔倒),系统会自动推送预警至控制中心,防范高空作业、封闭空间作业意外风险。

3. 能耗与续航管理

设备每60秒自动上报一次位置数据,可连续工作8小时,适配早中班全天使用需求,便于调度交接。

4. 门禁与消费集成

人员定位卡集成IC卡功能,可与厂区门禁系统联动,实现一卡通门禁与饭堂消费记录,减少多卡片使用困扰。


四、应用价值

  • 安全生产:通过精准人员管理与风险预警,降低误操作、人为疏忽带来的事故风险。

  • 合规运营:满足国家对于电力行业人员出入管理、特殊工种实名监管的规范要求。

  • 管理效率提升:借助数据分析,优化岗位分布、排班逻辑与工作流程。

  • 事故响应提速:发生突发状况时,系统迅速定位事发人员,争取黄金救援时间。


五、结语:打造“看得见、管得住、调得动”的电厂安全新标杆

人员定位系统不仅是技术革新的体现,更是安全理念的落地。在火电厂这样以高能耗、高风险著称的行业中,它为管理者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“数字眼睛”和“远程手段”。未来,随着AI视频融合、动态行为分析等技术叠加,火电厂的智慧化安全体系将更加完善,实现真正意义上的“零事故、零

返回列表